今日立秋,钓鱼的黄金季节终于快来啦!但钓友们要知道,虽然节气上已经立秋,但三伏天还没结束,高温闷热依然是常态。不过别慌,初秋阶段只要找准鱼儿的鱼窝,调整策略,照样能连竿爆护! 今天,小编就为钓友们分享一下立秋后找鱼窝的3大关键步骤,让你在初秋也能钓个爆桶爆护~ 看风向 "无风不钓鱼,大风钓大鱼"这句钓谚在初秋尤为适用。无风天气里,一般还是只能浮钓草鱼和鲢鳙,底层鱼类往往因高温缺氧而活性大减。选择有风的天气出钓,鱼情会明显改善。 有风的天气出钓时也要注意观察风向,确定风向后选择逆风垂钓,下风口的位置溶氧充足,是鱼类聚集的黄金区域,这便是找准鱼窝的第一步。 选地形 鱼类聚集地通常具有鲜明的地形特征,平直无特点的岸边往往难有收获,找鱼窝时,选择地形可以分为"鱼道地形"和"鱼窝地形"两类。 鱼道地形是鱼类觅食的必经之路,突出的铧尖、水面由宽变窄的区域、大小水域的连接处、水中半岛等地都是典型的鱼道地形。 鱼窝地形就比较复杂了,这类位置需要满足安全、溶氧高、水温低等条件,初秋阶段满足这几个要素的位置主要分为两大类。第一类是活水位,这里通常指的是静水中的活水,例如闸口附近、出入水口附近等;第二类是阴凉处,主要指树荫下、桥洞里等避光处。桥洞是初秋的首选,但是随着天气逐渐变凉,昆虫、果实数量增多,树下会逐渐变得比桥洞更合适秋钓。 还有一类鱼窝的主要优势是安全,在这些地方作钓可能也会有所收获。比如水草周围、石碓、树桩,还有水下坡坎、水下沟坑等水底不平的区域。 找深浅 找鱼窝时深浅因素也不能忽略,因为初秋天气中午依旧闷热,一天内深浅位置都会有变化。比较经典的就是:一日三迁,早晚溜边。 立秋后早晚温差增大,常规的有风天气出门,清晨和晚上可以适当浅一些,因为此时水温较为凉爽,大鱼会在较浅的水域觅食,中午前后气温高最好转战深水区。 但其实鱼在深水,除了跟水温有关之外,光照强度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要点。鱼之所以敢靠边,通常是因为浅水区域光照不强。因此,浅水凉爽、高溶氧且光线昏暗的雨天,会是大鱼靠边的典型天气。另外,如果钓位是浑水,也可以适当钓浅一些。暴雨之后涨水,不管出入水口还是水淹地,必定是浑水,所以也可以钓的稍浅一些。 总结一下,立秋后找鱼窝要找下风口的鱼道或鱼窝地形,且需要根据出钓天气和时段灵活选择钓深还是钓浅,才能在这个暑气依旧恼人的初秋时节有所收获~ 👇 评论区聊聊:钓友们还有哪些初秋阶段出钓的小技巧?速来一起讨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