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白露,进入仲秋,秋钓的黄金阶段从此开启!节气更替,鱼情也会跟着变,虽说钓无定律,但是在一个阶段内,鱼情往往比较类似,钓法也就有规律可循。


今天,小编就跟钓友们讲讲白露节气以后,也就是仲秋阶段的一些鱼情规律以及需要做的钓法调整~




图片

明确主攻鱼种


白露之后,水温逐渐下降,多数鱼类进入一年中最后的摄食高峰期,这时不光底层的鲫鱼、鲤鱼开口,翘嘴、黄颡鱼、鳜鱼等掠食鱼也爱咬钩,目标鱼很多,鱼护里常常 “五花八门”。




这时候还是一年中非常容易钓获大鱼的好阶段,因为气候适宜,大鱼也会频频到较浅的位置寻找食物做越冬储备,所以建议钓友们把出钓目标放在各种大鱼上。建议选择水域面积较大、水深结构丰富的钓场。饵料方面可优先选择发酵玉米、薯类等天然谷物类,广谱性强且对大鱼吸引力较高。


图片

关注天气溶氧


仲秋时节昼夜温差变大,气温与水体溶氧密切相关。微风天气可有效提升水中溶氧量,有利于鱼类活动与觅食,建议选择北风或东风天气出钓。须注意避开西南风及闷热无风天气,此类天气溶氧普遍偏低,特别是中午前后,鱼情往往会差很多。




若遇风力较大天气,可寻找水域中背风、洄湾处或近岸有障碍物遮挡的区域下竿。


图片

优选阴雨微风


阴天及小雨天气是仲秋野钓的优选,这类天气往往光线柔和、风力适中,弱光条件下大鱼更敢靠边觅食;昼夜温差小,中午不闷热,鱼类觅食活跃时间也会显著延长。须注意避免大雨、急降温或雷暴等剧烈天气出门,待天气转稳后再行出钓。




大雨之后涨水,也是鱼比较好钓的时候,宜去上游找入水口,下游找水淹地。不过等气温较低的晚秋阶段时,下雨必定伴随着较大幅度的降温,是否出门就需要慎重考虑了。


图片

灵活把握深浅


所谓“秋钓边”,并非指盲目钓浅,而是强调随着水温变化,鱼类常向浅水区摄食的行为特点,因此要比夏季钓的稍浅一些。所以不但仲秋阶段可以钓边,在气温已经不高的晚秋阶段时,浅水升温之后高于深水,依然可以选择钓浅水。




钓浅水也要讲策略,要找鱼方便觅食又感觉比较安全的浅水。建议选择深浅交界处、水草边缘、倒树及石砾周边等兼具食物与遮蔽功能的水下结构。若气温骤降或连续晴热,则应及时调整至更深更稳的水域作钓。





仲秋阶段,温度适宜、鱼口活跃,鱼类摄食规律虽总体趋于稳定,但仍需结合具体天气、水情灵活调整。愿各位钓友在这怡人的秋色中,体验收获的喜悦,感受自然的美好~


👇 评论区聊聊:钓友们还有什么中秋阶段的出钓小技巧呢?欢迎在留言区分享~